新愚公移山记

时间:2018-06-19 17:47:44 来源:河南日报 浏览:353 次

大峪镇小横岭“困难地”造林工程。

南山林场上的侧柏迎风挺立。


黄河三峡曾经也是造林“困难地”,如今已是郁郁葱葱、满目苍翠。

太行王屋二山,方七百里,高万仞。

中有荒山,多石少土,草木难生,世代萧然。一群人不安于宿命,决意改变现状,让石山生木,家园染绿。

石上种树,大山绣花,愚不可及!“智叟”嗤之。

在怀疑与嘲笑中,他们笃定前行。

日复一日,不惮辛劳,虽饱尝失败之苦,但始终坚韧不拔。后变易方法,创制秘诀,在不毛之地造就奇迹,移走苍凉荒芜,移来绿水青山……

走进今日济源,你会听到这样的新传奇。一群当代“愚公”,接过老愚公的镐头,撸起袖子加油干,久久为功,2008年以来累计完成“困难地”造林10多万亩,写就了愚公移山的新篇章。

咬定荒山不放松

不同的人,看到不同的世界。

6月15日,记者登上济源市南山林场的尖山岭。

举目四望时,记者看见了树,而林场职工看到的是一代代林业人:远处的莽莽林海是第一代的杰作,近处山坡上布满整齐的鱼鳞坑,坑内的小侧柏迎风挺立,见证着新一代的付出。

“这些垒了鱼鳞坑的山,林业上称为造林‘困难地’,多为砂岩碎石,用常规方法造林,树木成活率很低,往往是年年栽树不见树。”南山林场大沟河管护中心主任贾长荣介绍。

近年来,济源迎难而上、创新拼搏,打造了南太行“困难地”造林的“济源经验”,享誉全国。

“重视生态建设、致力荒山绿化是济源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,我们站在无数前人的肩膀上,才取得了‘困难地’造林的新成就。”凝望着远处的林海,济源市林业局局长王天中感慨。

济源地处黄河中下游、太行南麓,山区、丘陵面积占到全市总面积的88%。如今,若从空中俯瞰济源山区,满目苍翠、绿意葱茏。

树,现在是这里最平常的东西,但也曾是这里最稀罕的东西。

时光回溯至解放初期,济源山区很多地方都是荒山秃岭。

“即使有棵树也长得很慢,娃和爹小时候看到的树几乎一样粗。费尽力气种树,往往是一年青二年黄三年见阎王。”年过七旬的林场老工人刘月凯回忆。

孱弱的植被导致环境恶劣,自然灾害频发,庄稼产量低下。群众流传着这样的谚语:山上和尚头,沟内没水流。年年种庄稼,季季没好收。

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,济源县委、县政府就领导全县人民,发扬愚公移山精神,整修梯田、保持水土,开展轰轰烈烈的绿化荒山活动。

其中大沟河林场(合并后属南山林场)堪称王屋山下的“塞罕坝”。

1963年,大沟河林场成立,全国各地的200余名知青奔赴林场,成为绿色传奇的缔造者。

陈志龙是林场的第一代场长,如今已年逾百岁,他的讲述让记者重回激情燃烧的岁月。

很多知青从没干过这么重的活,肩膀被压肿,手脚起血泡。有些女知青实在干不动了,就坐在山坡上哭,哭完了依旧拎起䦆头干。

种树路远,中午只能吃干粮,渴了就吃两口山背阴处的积雪。年轻的刘月凯一吃雪就发烧,可是仍然植树不辍。

一代人的青春在荒野间绽放,涂抹出今日片片浓绿。

第二代、第三代南山林场人又发扬咬定荒山不放松的精神,攥紧接力棒,在大山之巅继续奋战。

三代林业人数十年如一日,不畏艰苦,默默耕耘,硬是在荒山上植出20万亩人工林。

改革开放以来,鉴于山区面积大、工业比重大的市情,济源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,全民植绿氛围日渐浓厚。不仅林场职工艰辛奋战,群众中也涌现出许多造林的当代愚公。

在克井镇枣庙村,有个美丽的“林海公园”。30多年前,这里是一片光秃秃的山坡,群众说“天上不见一只鸟,地上不见兔子毛”。

30多年的时间里,朱元英老人凭借一把镐一张锨,让石缝里长出绿色希望,让2000亩荒山变成大林场。

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,到21世纪初,济源荒山绿树成林,玉川大地披锦绣,愚公故里入丹青。

愚公移山精神铭刻于太行王屋,更融入济源人的血脉。从造林人到林海,一种生命创造着另一种生命;从愚公移山精神到咬定荒山不放松精神,一种精神淬炼出另一种精神。

“困难地”里干掉困难

截至2005年,济源市栽种条件相对较好的荒山荒地已基本完成造林。剩余的近20万亩荒山,都是以砂岩碎砾为主的“困难地”,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完全裸岩地。

王林是中国林科院博士,在济源南山林场从事林业研究多年。

他向记者分析,济源这些造林“困难地”土壤贫瘠,甚至都找不到土,大部分是砂页岩和石灰岩。水分条件差,5月到7月特别干旱。山体坡度大,水土流失严重,造林难度极高。

在许多林场老职工看来,这些地方根本就栽不活树。

大峪镇三岔河村就有大片山地属于这样的“困难地”。山是石头山,不仅树看不到,连草都不长。群众无奈地打趣,俺村这山地只适合晒红薯干。

“一下雨就是滚坡水,土越冲越少。光秃秃的山不挡水,水从山上下来劲特别大,年年冲坏庄稼。风一来又是满天灰,不绿化俺村的环境只会越来越差。”三岔河村村支书李保民深有感触地说。

越是“困难地”,对绿水青山的渴盼越强烈,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越艰巨。2008年,济源林业人决定向“困难地”发起挑战,在世世代代没有种过树的石山上蹚出一条路。

当时济源新修成了石寺路,路两侧尽是大片的红色石头山地,这里成为“困难地”造林的试验田。

千辛万苦栽了树,成活率却让人泄气:不到20%。

林业局的会议室里气氛沉闷,人们心里都有点堵。气归气,但还得静下心来找原因。

“石寺路两侧造林的失败,让我们认识到,‘困难地’造林,用常规方法难以奏效,必须敢于创新、大胆创新。”济源市林业局副局长卢战平回忆。

有一种意志叫永不服输,有一种勇气叫敢为人先。愚公移山精神赋予济源人鲜明的地域性格。

常规方法不行,那就打破常规!愚公后人移山开路的劲头又一次体现出来。

林业局组织技术人员到山西等地学习,到科研院所认真求教。数不清的辨析争论,数不清的科技攻关,最终确定了济源的“五步造林法”:垒砌鱼鳞坑,回填客土,施加保水剂,栽植优质壮苗,上下覆盖薄膜。

经过小范围试种后,“五步造林法”的成效得到肯定。

“方法管用,但一测算,一亩费用已超过1000元,个别地方甚至突破了2000元,巨大的投入市里会支持吗?”当时的造林科科长李中福说。而常规方法造林,一亩地投入仅需三四百元。

让林业职工大感意外的是,市政府很快批准了相关方案。

其实,林业职工的意外之喜并不意外。济源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,在造林绿化的投入上从不吝啬,把生态投资视作最有效的投资。

从2005年起,济源连年开展“3+1”工作,其中造林是第一任务,冬春农闲时间大规模开展绿化工作。

近年来济源更是牢固树立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理念,全力打造又富又美济源,让绿色成为新时代济源经济发展的真正底色。2012年以来,济源市财政在“困难地”造林上投入巨额资金,亩均达到1800元。

“困难地”造林,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保障。李中福对此深有感触,谈及济源造林的成就,他总会强调这样一句话:“盛世造林。”

破解技术难题,资金得到保障,济源的绿色攻坚,向着更顽固的堡垒进发。

石板上种树大山上绣花

济源向“困难地”挥出的第一剑,刺向了新修成的济邵高速两侧山区。

2009年冬,一场战役在这里打响。老愚公叩石垦壤、不畏繁巨,在荒凉石山上,新愚公精益求精、下足了“绣花”功夫。

垒砌鱼鳞坑是“五步造林法”的第一步。要用石块垒成半圆形的坑,在坑中填上土,以实现保水保土的目的。有了鱼鳞坑,树在石山上才可能存活下来。

冬天,山上很冷,土都冻硬了。施工人员一镐子下去,石块往往纹丝不动。山上用餐不便,干粮热水就是中午饭。

鱼鳞坑垒好了,填土也有讲究,土层深度必须达到40厘米。石山上土不好找,工人有时需要跑到一两里外取土。

李剑侠当时是质检员,天天在山上东奔西跑,检查鱼鳞坑质量。

一次,李剑侠的同事接连看到几个不合格的鱼鳞坑,控制不住脾气,一脚踢倒了鱼鳞坑。

“工人很辛苦,但工程质量必须过硬,否则费这么大劲种不活树,对得起谁。”李剑侠说。

为提高鱼鳞坑保水保土能力,上下三个坑要沿等高线成品字形排列。于是,在工地上常常看到这样的景象,一个管理人员跑到高处,用手机和施工现场的人联系,调整鱼鳞坑的距离。

现在,远望济源困难造林荒山,一座座鱼鳞坑间隙均匀、排列整齐,“横竖都成线、千山一片白”,让人由衷赞叹。

冬天垒好鱼鳞坑,春天开始种树。工人在种树时,先在侧面铺上一层地膜,待树栽下填土后,再在上面盖上一层地膜。既能有效阻止树坑内水分下渗和蒸发,又不影响根系生长,地表水也能沿坑壁向根系渗透。

树无水不立,种树时还要用到一个关键武器——保水剂。

10克保水剂就能吸收约2000克水,可以常年发挥作用。雨季吸水,旱季放水,让树木持续得到水分补给。

按照技术规程,还必须浇够水。有些山无路,水罐车上不去,工人就跑几里地去担水。

周围村民都好奇地来围观,七嘴八舌地议论:种庄稼也没种得这么精细。

树终于种好了,但能不能活,大家心里也没把握。

暑去秋来,经过检测,成活率达到90%以上,林业局大楼里一片欢腾。

“当时大伙压力很大,隔三差五要去瞅瞅树咋样了。秋天验收后,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。”天保退耕中心主任任军战说。

首战胜利,但在后来的“困难地”造林中,新挑战不断出现。造林人像老愚公一样,排除万难、争取胜利。

“孔山刀剑立,沁河龙蛇走。”从白居易当年吟咏济源山水的诗句里,能感受到孔山之险峻。

孔山也是造林“困难地”,属石灰岩地质,石头更硬,土更少。个别区域坡度甚至超过45度,勉强能站住人,冬季风大,稍有不慎就有被吹落山崖的危险。

孔山造林时的一个细节,南山林场护林队长王备战至今难忘。

“山太陡了,为确保工人安全,垒鱼鳞坑时身上都要系上绳子。”王备战说。一般“困难地”,一个工人一天能垒十多个鱼鳞坑,这里只能垒三四个。

鱼鳞坑做好了,填土更难。土被运到山脚下后,由工人从山下背上山。特别陡峭的地方,提前悬着一根绳,工人背着土拽着绳子一步步往上爬。

勇于创新,也成为攻坚克难的“金钥匙”。

缺少石块的砂地或非风化岩石地块,垒鱼鳞坑缺少石块,济源还发明了“鱼鳞板”,由可降解的玻璃钢制成,代替石块垒砌的鱼鳞坑。

思礼镇万洋山造林时,因缺石块,就用水泥垒砌成“鱼鳞堰”,每个“鱼鳞堰”成本达60元,每亩造林成本达2700元。

济源愚公移山精神干部学院实施了山体绿化工程,今年4月刚完工。这里山势很陡,运土十分不便。工人就想出这样的办法,先用车把土送到山顶,再通过管道,让土流到坑内。

让济源造林人欣慰的是,经过艰辛奋战,如今“困难地”上造林成活率不低于90%。

“困难地”造林,济源还造出了知识产权。

在总结“困难地”造林经验的基础上,济源市林业局制定了“困难地”造林技术规程,2014年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,成为省级技术标杆。

2015年,全国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培训班在济源举办。卢战平回忆,来自南方省份的林业工作者连连感慨,在水土条件远不如南方的济源山区,竟取得这样的成绩,太让人震撼了。

愚公“移山”换来金山银山

赵庆富是承留镇卫佛安村人,村子紧邻南山林场。他发现最近村庄附近的红腹锦鸡越来越多,多年不见的野猪也出现了。夏季气温变低了,麦子比山下的明显晚熟。

“树越来越多,环境越来越好,槐花开时,空气都是甜的。”赵庆富说。

赵庆富深切感受到环境的变化,但他不知道的是,南山林场公园已被评为“中国森林氧吧”。

一年接着一年干,一代接着一代干,60年绿色接力棒的代代传承,10多年“困难地”造林的艰辛执着,一座座荒山变成了林海,愚公后人书写出优异的生态文明答卷。

如今,济源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.06%,居全省第二位。近70万亩人工林每年可增加涵养水源5000万立方米,减少水土流失80万立方米,有力地保护了小浪底水库的生态安全,黄河主河道济源段的水质常年定性评价均为“优”。

省统计局今年4月发布了《2016年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》,济源绿色发展指数、公众满意程度均居全省第一。

三岔河村的濯濯童山,如今满目苍翠。村民高兴地告诉记者,树长起来后,环境变美了,山也能养住水了,再大的雨也没毁过庄稼。

青山如黛,绿水潺潺,济源成为植物的宝库、动物的天堂。

济源境内有包括红豆杉、青檀等珍稀植物在内的植物品种1800余种,包括金钱豹、黑鹳、白天鹅等珍稀动物在内的动物品种700种。

林场保护区内设置了红外相机,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、原麝多次“上镜”。今年5月放归野外的梅花鹿群,已经顺利产下了“鹿二代”。

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在济源的乡野山村穿行,这句话时时在脑海里萦绕。

承留镇花石村过去全是荒山秃岭。在70多岁的村民聂济发印象中,村子周围全是黄颜色。现在,花石村可谓举头千山绿。

环境好了,离市区又近,花石村成了济源有名的旅游村,陆续上了草莓采摘园、水上乐园和梅花园等项目,人均年收入从2012年的11405元增加到去年的21879元。

卫佛安村如今游人也越来越多,赵庆富正打算从乡村旅游上增收致富。他自信地举起自己蒸的馒头说:“我这农家馍以后也要创个品牌。”

在过去只注重绿化的基础上,近年来济源按照绿化美化相结合的原则,兼顾生态效益、经济效益,合理搭配造林树种。

以抗旱、耐瘠薄的侧柏为主,同时混交五角枫、黄连木、黄栌等彩叶树种,点播山杏、山桃等,打造出四季常青、春夏有花、秋有红叶的自然景观,为乡村旅游助力。

济源不断推动生态产业化、产业生态化,林下经济快速发展,培育了柳江牧业、阳光兔业、丰之源饮料等龙头企业,林下经济产值达6.2亿元。

绿水青山,正在愚公故里释放其蕴含的巨大生态效益、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,构建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。

济源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、全国绿化模范城市、国家园林城市、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、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、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市等国家级荣誉,一块块闪亮的金字招牌讲述着济源的别样精彩。

王屋镇五里桥村有个小游园,绿意葱茏、景色秀丽,这里是济源市的义务植树基地。

其中一块巨石格外醒目,上边镌刻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话:“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,人的命脉在田,田的命脉在水,水的命脉在山,山的命脉在土,土的命脉在树。”

风过山林,涛声阵阵,这块巨石让人久久难忘。

(责任编辑:王述)